养生星欧平台/2024.05.13
为什么中医说淋雨无小事?

640

随着夏季的脚步日渐临近,雨水逐渐增多,大家免不了涉水淋雨。很多人认为淋雨不是什么大事,可事实上,淋雨不仅容易感冒受寒,还会引发多种疾病。


640_wx_fmt=jpe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


淋雨让湿气肆虐


湿度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,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。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卫生条件变差、影响饮用水洁净度、加剧空气污染物等问题,导致食源性或呼吸性疾病,比如食物中毒、气管炎、疟疾、登革热、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。


640_wx_fmt=jpe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 (1)


从中医角度讲,雨水是“外湿”来源之一,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。春夏之交湿气渐盛,而相比“六淫”邪气中的其他五邪“风、寒、暑、燥、火”,湿邪最难祛除。如果本身就有湿气的朋友,如果再平添“外湿”(雨水),相当于雪上加霜。


640_wx_fmt=jpe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 (2)



中医所说的湿邪,分为外湿和内湿。外湿,是因气候潮湿、涉水、淋雨或居住潮湿,外部水湿之气侵入人体所致;内湿则是一种人体内部功能异常所产生的病理产物,主要原因在于脾胃受损,脾失健运、肺失宣降、肾失温煦导致身体运化水湿能力变差,以致水湿停聚。



雨天给身体埋下隐患


根据中医理论,皮肤与十二经脉脏腑相连。皮肤遭到湿气入侵,就会沿经脉内传脏腑,容易扎根作乱:



1 手脚发凉


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记载:“伤于湿者,下先受之”,意思是说,湿有趋下性,沾染后最易侵袭人体下肢。


640_wx_fmt=jpe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 (3)


暴雨天气,由于积水,很多人脚和腿会不同程度的浸泡在雨水中,身体感染寒湿后,会出现腰膝冷痛、下肢冰凉、关节不适等问题。



2 头疼脑热


湿气入侵人体,可出现头重如裹,甚至眩晕、头痛、恶心等。本身就体虚或淋雨较多的人,会出现恶寒发热、咳嗽、头身疼痛等症状。



3 腹胀腹泻


640_wx_fmt=jpe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 (4)


人体的脾主运化水湿,喜燥恶湿,外感湿邪后易使脾“受困”,出现腹胀、食欲减退、小腹疼痛、腹泻不止等问题。



雨天驱寒祛湿小贴士



1 冲热水澡


淋雨后及时冲个热水澡,利用热水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出点微汗,带走体内湿气。



2 吹风机吹背


大家如果遇上“下班雨”,建议回家后洗个热水澡,使用吹风机吹后背,尤其是大椎附近,也就是低头后能摸到脖子骨头最高的地方,祛风寒的效果更好。


因为后背在中医上讲是最容易受到寒气侵袭的地方,吹风机的暖风既可以吹走我们身上的湿气,也可以通过提供温暖的环境给身体驱寒。



3 喝姜汤或五虎汤


可以煮姜汤喝。中医认为,生姜具有驱寒、杀菌功效。“五虎汤”其实也是常见的5种食材,包括生姜、大枣、葱白、黑豆、核桃,大人小孩皆宜。


640_wx_fmt=jpe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 (5)



4 姜水泡脚


蹚水后,如果嫌喝姜汤太辣,可以用姜水泡脚驱寒,水温以40°C左右为宜。泡完脚后,用双手搓搓脚底,直至脚底发热。


640_wx_fmt=jpe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 (6)



5 健脾祛湿


五脏中的脾脏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,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脾的功能异常,则容易让水湿停留在体内,最终导致疾病发生。因此,健脾往往是治疗“湿证”的关键抓手之一。


日常可通过食疗祛湿,如陈皮、生姜、红豆、薏米、莲子、芡实、山药等;注意应根据体质的不同,选择适合的药膳食材,不可偏用一种。


点击查看精彩视频


文章不错,点个赞吧

评论
评论0
查看全部0条评论
热榜

    推荐

    换一换

        文章不错,点个赞吧

        相关推荐